散文网 | 字典

读音:[duì]

基本解释

  1. 古代的一种兵器,即殳。

  2. 悬挂羊皮的竿子。古代用羊皮挂在竿子上,置放城门口,用以惊吓不当入城而入城的牛马:“关门夜开,不下羊皮之~。”

  3. 姓。

部首笔画

部首: 礻

部外笔画: 4

总笔画: 8

五笔86: pymc

五笔98: pywc

仓颉: ifhne

笔顺编号: 45243554

四角号码: 37247

郑码: wsqx

Unicode: CJK 统一汉字 U+794B

字形结构

汉字首尾分解: 礻殳

汉字部件分解: 礻几又

笔顺编号: 45243554

笔顺读写: 捺折竖捺撇折折捺

百科解释

祋 拼音:duì部首:礻,部外笔画:4,总笔画:8 ; 繁体部首:示,部外笔画:4,总笔画:9五笔86:PYMC五笔98:PYWC仓颉:IFHNE笔顺编号:45243554四角号码:37247UniCode:CJK 统一汉字 U+794B基本字义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● 祋duìㄉㄨㄟˋ◎ 古代的一种兵器,即殳。◎ 悬挂羊皮的竿子。古代用羊皮挂在竿子上,置放城门口,用以惊吓不当入城而入城的牛马:“关门夜开,不下羊皮之~。”◎ 姓。

祋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