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文网 | 字典

国子监读音:[guó zǐ jiàn]

基本解释

  1. [the Imperial College,the highes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feudal China] 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,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

详细解释

  1.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。

    隋 、 唐 、 宋 、 元 、 明 、 清 ,称国子监。 晋 称国子学, 北齐 称国子寺。 清 末改革学制,自 光绪 三十二年起设学部,国子监并入学部。参见“ 国学 ”、“ 太学 ”、“ 国子学 ”。

百科解释

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,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,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。北宋庆历三年(公元1043年),范仲淹参政“庆历新政”,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(今商丘)国子监学,与东京(今开封)、西京(今洛阳)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。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,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,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“南监”或“南雍”,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“北监”或“北雍”。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(公元258年),到明永乐年间,规模宏大,延袤十里,灯火相辉,盛况空前,当时邻邦高丽、日本、琉球、暹罗等国“向慕文教”,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…

国子监的文章